羅潤發在災區
東莞故事
文/圖 金羊網記者 秦小輝 通訊員 陳鳳娟
一方有難,八方支持。17日晚,四川長寧發生6.0級地震,正在云南支醫的東莞橋頭醫院急診科醫生羅潤發得知此事后,立即報名隨救援隊趕赴災區救援。羅潤發到達震區后,主要負責搬運物資,搭帳篷,并將水、面包、被子等物資分發給群眾。
18日晚上,天下著雨,羅潤發一直忙到晚上11時才睡,因為帳篷不夠用,羅潤發等把好的帳篷都給了群眾,自己睡的帳篷則是漏雨的。對于此次救援,羅潤發表示:“我是醫生,我就要義無反顧到救人現場去!”
連夜準備次日清晨趕赴災區
6月17日22時50分許,在云南支醫的羅潤發正準備睡覺,忽然感覺到房子輕微地晃動了一下。很快,羅潤發就從云南相關救援隊那里確認了四川長寧地震的消息。
“我在云南支醫期間,參加了該救援組織,聽說他們要去震區救援,我就馬上報了名。”當晚11時,羅潤發準備好救援裝備、藥品和干糧后。第二天早上,待相關部門審批同意后,羅潤發隨救援隊于18日早上8時出發趕往地震災區。在趕往震中的路上,羅潤發看到,很多地方山體滑坡,部分道路已經封閉。通往震中的道路實行單向管制,社會車輛只能出、不能進,只有救援車輛才可以進入震中。
好帳篷給群眾自己睡漏雨的
18日下午3時許,羅潤發就到達震區。到達震區后,羅潤發等救援力量被安排在一所學校駐扎。得知已經基本完成搜救任務,羅潤發和其他救援隊員們就幫忙搬運物資,將兩萬件水、面包、被子等物資搬到應急避難點分發給群眾。“看著老人和小孩那無助的眼神,我的心里非常難過。”羅潤發無奈地說。然而面對災情,他立即把悲傷轉化成力量,在得知臨時帳篷不夠用時,羅潤發便和其他救援隊員一起搭建臨時帳篷,一直到晚上10時,期間還一直下雨。
“帳篷還是不夠用,我們只能優先安排老人、小孩和婦女入住臨時帳篷,沒有臨時帳篷的人,只能先在簡易帳篷睡一晚。”羅潤發說。到了晚上11時多,雨還一直下著,羅潤發等把好的帳篷都給了群眾,而自己睡的帳篷則是漏雨的。被子不夠,他就拿起雨衣當被子,湊合著睡。凌晨1時6分,剛睡沒多久,羅潤發和全部救援人員被叫醒,去搬運紅十字會捐贈的66箱家庭急救包。期間,羅潤發感受到一次明顯的余震。
19日上午,羅潤發和其他救援隊員的主要任務是承擔社會福利基金會物資搬運,讓受災群眾與災區救援人員飲食均有保障。根據現場傳來的視頻和圖片顯示,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資車輛進進出出,羅潤發等人馬不停蹄,一見到物資車駛入,二話不說,就爬上物資車卸物資,搬帳篷。記者看到,19日,羅潤發所在的地方還下著雨。為了保障群眾有帳篷住,不淋雨。搬完物資后,羅潤發又與其他救援人員搭起帳篷來。
市民點贊“好醫生,好樣的”
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,盡管這次長寧震區救災,羅潤發沒有用上自己的專業知識去救人,但是,他同樣用自己的行動溫暖了災區群眾的心。“分發食品的時候,有位老奶奶緊握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的樣子,我永遠不會忘記。”羅潤發說。18日,羅潤發的事跡很快傳到東莞,并得到不少媒體和東莞市民的關注。有記者問他為何冒著危險馳援災區,羅潤發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我是醫生,我就要義無反顧到救人現場去!”對于羅潤發的事跡,不少東莞市民豎起大拇指,稱贊其是“好醫生,好樣的,是東莞市橋頭鎮人民的驕傲”。